首页 > 美文空间 > 励志美文

不识字的母亲教我爱上了文字(吕文英)

2021-02-17 09:37:48 网络
作者/吕文英

 

母亲生于1947年。虽然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我姥爷又身为村长,曾带领全村贫下中农整地主、斗恶霸、分钱粮、均田地,但由于生活在一个一贫二白的时代,母亲没能接受过一天学校的正规教育。母亲上有一位哥哥,下有一弟三妹。由于姥姥、姥爷需要常年下地劳动,大舅父又要上学读书,母亲七、八岁时,就开始在家照看弟妹、做饭、洗衣干家务,小小年纪便承担起了生活的重任。艰苦繁重的生活,使母亲不但会勤俭持家,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儿更是远近闻名。

 

母亲十分崇拜能读书、会识字的人。我是父母的长女,从我出生的那刻起,母亲就发誓:虽然是个女儿,哪怕砸锅卖铁也得让她上学,决不能让她像自己一样当“睁眼瞎”。我们姊妹们小的时候,为了照看好我们,母亲不能到生产队挣工分。记得常常是在我们家的土炕上,母亲边做针线活儿边照看我们。我有时跟妹妹玩过家家的游戏,更多的时候是坐在母亲身边,静静地听她讲故事。不记得母亲的故事里有什么白雪公主、灰姑娘,只记得听得最多的是旧社会穷人怎么受苦、怎么饥寒交迫、怎么被迫卖儿卖女,怎么被土匪恶霸欺凌,走投无路。大土匪胡全录欺男霸女埋活人的事儿,我就是最先从母亲那儿听到的。母亲讲这些事儿的时候,常常泪流满面,哽咽难语,我听得也常常泪水涟涟。等讲到解放后那些恶人的结局又是如何悲惨,穷人如何扬眉吐气时,总让我感到新中国无比地美好!这时,我和母亲又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幸福之中……

 

母亲的这些朴实的故事,培养了我的正直善良,培养了我的是非、爱憎观念,也培养了我的爱国爱家情结,为我走上文学道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引领我爱上文字的,除了母亲的故事外,更多的是出于母亲那颗对文字、对文化无比崇敬的心。提起那些能写会算的文化人,母亲总是表现出无比的艳羡。她天天盼着我能读书、会识字,我也天天盼望着自己有一天能象那些大孩子一样背着书包走进校门学文化,长大后成为母亲艳羡的那种人。

 

终于盼到了上学的年龄!课堂上,我认真学习每一个汉语拼音、每一个汉字;放学回家,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只要有空闲,我就抱起书本如饥似渴地学习。曾记得小小的我,常常在家里人都入睡后,自己偷偷地点上昏黄的油灯,穿衣起床,拿起书本,不知疲倦地一遍遍地写生字。一册语文课本,老师才讲了半本,整本书的字我就已经全部会读会写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对文字的热爱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所以,我的基础功课学得可不是一般的优秀!每当拿着“100分”的考卷让母亲看时,母亲脸上总是漾起无法掩饰的幸福和自豪。

 

小学三年级开始有作文课。我把对文字的热爱延申到对作文的热爱。母亲讲的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深植我的脑海,使我写起作文来似乎轻车熟路。从小学三年级直到高中毕业,我写的作文每次都会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里宣读。可是,因为过份地偏爱文字,我的理科却相当差,因此最终没能“功成名就”。虽然成年后只能开个小门市维持生计,但由于对文字的挚爱,我的精神世界永远充满了阳光……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觉得从母亲讲的故事里受益匪浅。我的孩子出生后,我也象母亲一样常给他们讲故事。我想,我的学识一定能使孩子们更优秀。但现实的浮躁,使我缺少了母亲的那份虔诚和崇敬。孩子们长大后,写起作文来虽然不怎么费力,但从他们身上却再也找不到我对于文字的那份狂热与挚爱。

 

所以,我认为,作为教育者,引领者,有时未必需要有多么渊博的学识,耐心、爱心和对知识的敬重,才能引领后人走得更久、更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