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空间 > 励志美文

家乡的味道

2021-01-31 22:57:41 网络
家乡的味道

文/党宏

 

我的家乡有两样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一个是风味小吃踅面,一个是地方剧种线(猴)戏。在我们县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民谚:“不吃踅面不看线(戏),不算到过合阳县。”

 

踅面是一种方便、快捷、便宜的平民食品,从我们县城到每个乡镇,乃至许多村子,都有卖踅面的。当然,由于其制作工序复杂,有技术含量,又不是家家户户日常都能做的家常饭食,而只有在饭馆里或专门的踅面店才能吃到,价格从四十多年前一碗五分钱二两粮票,到八分钱二两粮票,到一毛六二两粮票,再到议价两毛钱不要粮票,到五毛、一块、一块五、三块,直到现在的五块钱一碗。农民进城办事、赶集、打工,饿了,舍不得花大钱进酒店吃大餐,一般都会到踅面店,一碗踅面一个烧饼,便捷、实惠、满足。

 

踅面是有传说故事和悠久历史的。据《合阳县志》记载,公元前204年,也就是汉高祖三年,魏王豹反汉,淮阴侯韩信奉命出兵平叛,在我家乡洽川夏阳准备木罂渡兵,直取魏城。为了解决士兵吃饭问题,韩信让附近村妇以当地盛产的荞麦为主料,烙成大薄饼,切成条状,发给士兵,吃时用开水一泡即可,十分快捷方便,这就是踅面,被后人称为“中国最古老的方便面”。

 

“踅”是个会意字,本义就是“一足行走”“单足转动”,也有折回、来回走的意思。因为踅面从和面、摊面到下面、捞面甚至放调料每一个环节,都有“踅”的意思,摊面用的那个半月形木板就叫踅子,因之而得名。

 

踅面一般用七成荞麦配三成小麦,制作过程分磨面、和面、摊面、切面、下面五道工序。先把荞麦和小麦拣净淘好,磨成细面,按比例倒进一个很大的瓷盆里;然后倒进适量水,用一根粗棍顺一方向搅拌均匀和成糊状;接着是摊面,摊面用的铁鏊直径二尺多,重二十公斤左右,舀一勺和好的面糊,倒在中间凸起的铁鏊上,用木踅子划开摊平,烙到九成熟,揭取晾凉,蛰上一阵;继而逐页折叠,用刀切成面条状,码在木箱里备用;吃时下入开水锅煮一半分钟,捞到碗里,然后调上大油、清油红辣子、盐、醋,再用筷子头蘸一点花椒面,手捏一捏葱花或韭菜花放上,便可食用了。有的店还给碗里搭几星红薯粉凉鱼儿,更显一番风味。

 

一方水土一方人。外地人没吃过踅面,初食也许不大习惯,然而我的父老乡亲就是觉得踅面香。男女老少,上会赶集,一般都少不了两碗踅面,即使是穿着入时的大姑娘小媳妇,一个个吃得满嘴红油,丝毫不觉得难为情,还显得有滋有味,那分明是家乡的滋味。

 

踅面主要原料是荞麦面,“夏吃解困,冬食驱寒”,常吃不仅能消暑利尿,还可以降血脂、平血压、治便秘、调胃、润肠,既治病,又保健,因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也成为我家乡的名片。街上大酒店、小饭馆,生意有好有坏,时好时坏,而踅面店一年四季始终红火。也有人买成品回家自己下着吃的,那味儿还是差了些。如今,踅面作为一种特色风味经常就上了大酒店的宴会桌。有钱人摆大餐,鸡鸭鱿鱼吃腻了,反觉得踅面稀罕,要吃个新鲜。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些艰难的岁月,能吃一碗踅面却不容易,就像过一次年吃一回肉一样,对于大多数农村人来说,那是平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有时徒步十几里赶集,就是为吃一碗踅面,所谓进一次馆子,享受一回生活。有人把面吃得干干净净还意犹未尽,恨不得把那碗壁上粘的油也舔了,便续上一碗汤,泡上从家里带来的干馍,连吃带喝,才算足兴。那时候响应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农村文体活动很活跃,村队之间赛球、拔河,是经常的事。而当时农村穷,人们日常最在意的就是能不能吃饱肚子,所以似乎干什么总是猫吃糖果——在嘴上弄事。赛球前,管事的若先让球员们进踅面店一人吃上两碗踅面,他们上场后肯定格外卖力,该赢得比赛基本都能拿下,甚至超常发挥,以弱胜强。否则,就会出勤不出力,该赢的比赛也会败北。

 

我们村上有一家晚上买踅面的,我父亲年轻时社交广,应酬多,踅面摊也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我母亲怀我生我时正是那三年困难时期,家里少粮,父亲也不会做饭,时常就给母亲买一碗踅面。母亲饿了吃几口,剩下的放到炕上的板箱盖上,又饿了取下来再吃几口。一碗踅面成为当时母亲和我生命的维系。

 

我自小爱吃踅面,跟着父亲,捏着手电到卖踅面的家里吃一碗踅面,当初几乎是我感觉最享受的事情。五十多年来我一直把踅面没吃厌,到现在,还像有瘾似的,每过一段时间不到踅面店上一碗踅面,心里就像不滋润。有时一高兴心血来潮,还邀上几个对劲的朋友,专门驱车二十多公里回到老家镇子上,吃一碗老家的踅面,就为寻找那分熟悉的感觉和味道。

 

我儿子也爱吃踅面,在西安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就打电话让给他捎些踅面。好在现在的踅面店也鸟枪换炮了,设备先进,有密封袋装踅面,还配有调料包,买回去随时随地都能下着吃。儿子回来,几乎每次放下行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踅面店吃踅面。

 

大年三十,我携妻儿回到老家陪父母过年。傍晚,我正准备到门前贴春联响炮,邻村卖踅面的四儿提着一个纸袋进了我家。原来,老父亲记着我和儿子爱吃踅面,就提前订购了十斤,而且特意叮嘱四儿要真正荞面足量货真价实的踅面。这个春节,因了老父亲订购的踅面,我感到一家人亲情更暖了,年味更浓了。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