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空间 > 励志美文

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1-01-31 22:57:13 网络
在希望的田野上

 

 

立春拉开了春的帷幕,春天用它的温度渐渐消融了冰雪,柔软了坚硬的土地。暖暖的阳光照耀着这个古朴的村庄,温柔的春风吹绿了它的每一个角落,给这个坐落在黄河大堤脚下的小村庄带来无限的活力,村里的人们不再蜷缩在冬日的寒冷中,又开始了一年的活跃。春天,它总能点燃人们心中的希望和梦想

 

爷爷扛着箩筐走出他的茅草房,走过院子的篱笆墙,走出狭窄的小胡同,走向连着黄河大堤的路,这条路是村里唯一一条通往东西两个方向的路,凹凸不平,上面布满了深深浅浅的马车辙,雨天时候泥泞不堪,黏滑难走。只要是天气晴好他都扛着箩筐出门,到堤坡下的树林里捡干柴,平日里烧火做饭,再积攒一些冬天生火取暖,爷爷的院子里总是堆起一垛干柴草。这时他也许还可以捡些牲口粪,春天庄稼快速生长需要充足施肥,大家都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爷爷走过村东头儿的年岁已久的木桥,沉寂了一冬的小河,又开始哗啦啦地欢唱起来,河岸上嫩绿的垂柳柔美的身姿又在春风中摇曳着,春天是多么美好哇!爷爷的脚步轻快,他大步迈向田野。

 

他走上高大的黄河大堤,回望着掩映在高大梧桐、榆树和槐树间的小村子,河边那些茅草房清晰可见,远处的就隐隐约约的了。河边几户人家飘起了袅袅炊烟,大家有说有笑地挑着水桶陆陆续续来到老井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爷爷心里升腾着一种莫大的幸福和温暖。

 

渐渐地黄河大堤沐浴在熹微的晨光里,爷爷缓缓地走下堤坡,时不时用铁掀铲起路上牲口粪,然后他踏上一座宽宽的老石桥,桥下河水滚滚向前流去,爷爷走过这座桥,向东北方向走去,他越过黄河小堤来到田野。

 

柔和的春风徜徉在辽阔的田野,田间的麦苗在风中轻舞。爷爷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田野生机勃勃,平整空旷,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爷爷想到这儿喜上心头。

 

这是1952年春天一个平常的早晨,45岁的爷爷看起来要苍老得多,饱经风霜的脸上刻下的却是岁月的刚强。他依然保持着朴实坚韧的本色,在艰苦生活中不抱怨,他总对父亲说我们总有吃得饱穿得暖的一天,这一天会很快来到的。这个清晨爷爷照例来到田间,田野麦苗在春风里欢快地生长,他放下箩筐,坐在田埂上往事又浮上了心头……

爷爷因为家贫他小小少年就给地主做过工,吃不饱穿不暖,还饱受欺凌,爷爷还是想用自己的劳动换来好一点的生活,可他无论如何努力,还是无法吃饱穿暖,还落下了腰疼的毛病,但他就是咬着牙也要把腰直起来。

 

战乱年代作为家中的长子,他和曾祖父母带着全家人东躲西藏,整日惶恐不安……日本人在邻村小渠制造了惨不忍堵的大屠杀,小渠惨案让村里里充满了更大的恐惧,大家整日整夜躲在黄河大堤东边的树林,愤怒攫取了爷爷的心,生死未卜的生活让大家感觉到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悲哀,就在惨案之后爷爷却果断地让大伯参军了,后来大伯成了军人,还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爷爷很欣慰!

 

1949年10月1日,祖国解放的消息终于传来,人们渴盼了许久的和平安定生活来临了,小村一下子就沸腾了,大家纷纷跑上街头载歌载舞,兴奋和幸福激荡在这个饱经风霜的小村庄,它第一次遇到了生命的春天。无论怎样,祖国解放了,再也不用颠沛流离背井离乡了,再也不用整日惶恐不安了,就算是暂时吃不饱穿不暖那又有什么呢,安定的生活给爷爷莫大的鼓舞,燃起他心头的希望。

 

1950年全国土地改革,集中在地主手里的土地分给了贫苦农民,千百年来农民第一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夙愿,有了土地就可以吃得饱穿得暖,所以他们视土地如生命。在肥沃的土地中播下了他们的梦想和希望!爷爷和其他老农一样对土地一往情深,把土地当成是自己的根,是自己的魂!

 

 

 

几只喜鹊叫喳喳地飞过爷爷头上的天空,打断了他的思绪,爷爷抬头望着那几只喜鹊,再看看田里生长旺盛的绿油油的麦苗,心里乐开了花,在我们村有这样一句话:喜鹊叫喜,乌鸦叫灾。大清早听见喜鹊叫,这一定是是好兆头。他更加坚信美好生活一定会来临!爷爷满足地扛起箩筐,漫步在希望的田野上。

 

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文化大革命,我们这个偏僻的小村子依然一贫如洗,大家还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爷爷作为家族的老大,他承担了自己的责任,努力保全家里每一个成员,在艰苦的生活中带给大家的是对明天的向往。就像一句诗所写的:不论明天如何,我也要栽种我的小苹果树。

 

1978年爷爷71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要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渴盼土地的农民终于又实现了他们的夙愿,大锅饭撤出了历史舞台,生产队劳动挣工分也随之销声匿迹,伟大的祖国又迎来了她的春天,这个座落在黄河堤岸脚下的偏僻的小村子又一次焕发了它的生机,人们心中重新燃起了无穷的希望,蕴藏在身体里的许久的巨大能量迸发出来,梦想在每一个小村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大家想吃得饱穿得暖,想住上高大亮堂的红瓦房,想送孩子去读书……爷爷想建一座红砖灰瓦的房子,这是他和奶奶解放后一直坚守的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他和奶奶起早贪黑,开春儿忙着给庄稼拔草施肥,把田间的杂草除得干干净净,把麦苗养的肥肥壮壮。麦收时节奶奶还摇着颤巍巍的小脚捡拾田里的麦穗,麦收前后就播种玉米、大豆、花生、红薯和棉花,一直到秋收两位老人还坚持在田里忙活。

秋后闲下来的时就是在村头大堤路口卖点自己种的炒花生,寒冷的冬天大堤上行人稀少,可是他们还是坚守在自己的花生摊前,天气寒冷抵挡不了他们为梦想奋斗的滚烫的心。两位老人今天积攒几角,明天积攒几元、十几元,看着那些那些花花绿绿的票子喜上眉梢,那些零零碎碎的票子不知被数了多少遍,奶奶用一块手绢包裹着藏得严严实实。爷爷和奶奶一天到晚起早贪黑不知道疲乏,好像新房子明天就要拔地而起了。

 

父亲很心疼,对爷爷说:“爹,您和娘不用这么辛苦挣钱,我这几年做了生意,虽说不是大生意,但给二老盖一座瓦房还是绰绰有余。”爷爷微笑着摇摇头,他说:“我和你娘身体都硬朗,俺俩闲着难受,你管好你家的五个孩儿吧,将来让他们多念书有出息,你们姐妹几个因为家穷都没念多少书。”父亲没说话,也没有再坚持。我现在明白爷爷是想把自己让父辈们变成金凤凰的梦想在我们身上延续;他是想用自己双手的奋斗,把梦想变成现实;他是想感受劳动的幸福和奋斗的快乐

 

爷爷常说:“现在生活多好哇,不愁吃,不愁穿,小时候做梦也没想到有今天。”爷爷的脸上常常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常常神往地望着远方。

 

1984年的三月,村里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无论吃什么再不用整天饿肚子了,无论穿得新旧冬天都能穿上厚厚的棉衣了。爷爷的新房子也落成了,他注视着眼前这座红砖灰瓦、高大亮堂的房子竟然不知所措,走进屋里摸摸油光滑亮的房门走出来,走进来又走出去……经过多年的艰辛和奋斗而梦想成真的时候,兴奋、喜悦和幸福一起奔涌在心头……

 

爷爷走出他的小院子,他尽力直起腰轻快地走向那条通往大堤的路,那条沟沟坎坎,雨天湿滑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他走过那口老井,井边已在岁月里渐渐安静下来,家里的小压水井汩汩地冒出清凉的井水;他走过新修的小石桥,那座颤巍巍的年久失修的小木桥退出了横架小河的历史;桥下、河边洗衣人的欢声笑语随着潺潺的流水渐渐远去了,只有小河静静地流向远方。他爬上黄河大堤,他站在那里西望,沐浴在晨光里的村庄,红砖瓦房掩映在绿树中,那袅袅的炊烟若隐若现了……

 

 

 

爷爷缓缓走下堤坡,迎着朝阳走去,走向碧绿的田野,空旷的田野麦苗舞动着生命的朝气,微笑荡漾在爷爷的脸上,他陷入了沉思:农民竟然成了这肥沃的大地的主人,沧海桑田的变幻告诉爷爷梦想和幸福要靠劳动来创造,但没有祖国给予的安定和平一切都是那么苍白无力。

 

1985年正直麦收时节,爷爷突然病倒了,他一病不起,不几天就过世了,享年78岁,爷爷突然离世让全家人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奶奶劝慰我们说:人死不能再活过来,你爷爷闭眼的时候嘴角是挂着微笑的。她说爷爷很知足,在有生之年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住上了以前只能在梦里梦到的亮堂的红砖灰瓦房;看到了你们姐妹几个读小学、初中和高中,弥补了他心中无法送子女读书的缺憾。我知道了,他走得很安详,没有留下遗憾,或许这就是他人生的圆满。

 

我的爷爷他只是普通的中国农民中的一员,他一辈子都在土地上辛勤耕耘,用勤劳的双手努力创造幸福生活,他心中总是怀揣着对明天的向往,不屈不挠地向前。我的眼前又浮现了爷爷走在田野的画面,充满希望的田野给了他梦想和前进的力量……

 

 

 

作者简介:

赵艳霞,长垣市市直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闲暇时光喜欢漫游在图书精美的文字中,喜欢漫步田间小路,采下大自然的芳华,走进美好的回忆,追寻生活的真谛,因为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