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空间 > 励志美文

这个关于创新的公式,你绝对没见过

2021-01-31 22:59:16 网络

学习是认知能力的不断升级。世界总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当现有的认知能力,已经无法解释这个世界时,我们需要的是创新。

创新可以是一个新的理论,可以是一种新的材料,可以是一项新的制度,也可以是某几项技术和制度创新的组合。总之,创新是以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解决我们面对变化时的认知失调。

 

创新的层次

创新的层次,大到基础理论,小到生产工具的改进,但只有那些面向基础设施的高阶创新,能几乎跟所有传统行业发生化学反应的,才能称之为革命。比如,蒸汽机带来的能源革命,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革命。

这些基础设施的创新,会几乎跟所有的行业发生化学反应。“蒸汽机+”不仅仅是对火车等交通工具,还对纺织业等所有需要动力的行业,都会产生颠覆,蒸汽动力替代了原来的牲畜动力;“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革命,对于所有信息不对称,或者有中介的行业,都会首先进行颠覆,比如靠价格差的流通领域,信息的民主替代了“中间人”。

除了这些能达到“革命”级的创新,更多是站在这个革命的浪潮上集齐龙珠的人,比如乔布斯。

2007年iphone的问世,才正式拉开了移动互联网的大幕,3G、WIFI、电容屏、电池技术、IOS,APP Store,乔布斯集齐了这颗龙珠,才能给用户完美的体验。即便像苹果这样软硬一体的公司,其手机里所使用的技术,也来自于世界各地其他公司。

按照甘特曲线,任何一种技术,都会有20-30年的发展期,需要有一个从光环积累,到光环退去,到小荷初露尖尖角,最后硕果累累的过程。只有那些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创新者,才会捕捉到科技创新浪潮的叠加点,创造出伟大的产品。

 

创新中的降维攻击

在一个基础设施的山顶,凿出智慧的源泉,然后将创新的涓涓细流,引向那巨大的干涸的洼地。

在基础设施上的创新,难度大,周期长,需要企业全力投入,孤注一掷。但是一旦你取得了突破,就会对整个人类产生巨大影响。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就是走的这个路线,他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基于基本的物理创新,从火箭到电动车,到电池、太阳能,到超级高铁。当年马斯克把从paypal赚到的钱,孤注一掷砸到SpaceX上,也经历过火箭发射失败,现金流面临耗尽的绝望。但是,这些基于物理的创新,会对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创造很多新的产业,因为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地球之外。

而亚马逊对基础设施的创新,走了另外一条路径,采用了一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方式。AWS的诞生,首先是亚马逊自身IT架构演变的结果,而亚马逊把AWS做成了产品,开放给了第三方,成为了自己最赚钱的业务之一,而现在,亚马逊把自己的电商能力也包装成了产品,开放给第三方卖家,其收购全食超市,就是补齐电商能力中的最后一块短板。

创新中的降维攻击,就是找到最干涸的洼地(大部分人的痛点),把基于“基础设施”的创新活水引过去,这个洼地所能蓄的水,就是创新的价值。

 

创新的价值

产品创新的价值=(新价值-旧价值-转换成本)×用户数-研发成本。

创新的成果,要具备可复制性,你的产品化程度越高,在整个产业链条上价值密度越大,就越能跟大量的人和机器产生交互。那么,创新创造的价值就越大。

为什么很多创新发生在把原本高大上的产品,通过创新降低成本,能让普通人也能消费的起,就是因为用户的乘数效应,使得创新的价值成倍的增长。IBM的个人PC,福特的T型车,SpaceX的民用太空旅行、基因测序,都是这个套路。只有走群众路线,产品才会有生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蓝海。

这个公式,很好的说明了大家经常会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大企业到底能不能创新?

其实,创新跟企业的大小无关,从这个公式来看,创业公司和大企业只是创新的路径不同。

对初创公司而言,首先是把新价值做大,大到足以颠覆别人的旧价值,然后再做大用户数;对大企业而言,一开始的平台够大,用户数够多,只需要下定颠覆自己的决心,让独立的团队来研发新价值,成为新的增长点,逐渐替代旧价值。

两类公司相同的都是对将来产生的总价值产出进行合理预估,然后在当前变现,投入到研发中。只不过,初创公司用的是资本市场的钱,而大企业的创新部门用户的是公司的钱。

胶卷时代太成功的柯达不愿革自己的命,在数字时代就被淘汰;而3M总是用意外的惊喜产品,为自己续命,看起来是运气好,实际上是其机制,保障了创新的部门都把自己当初创公司一样运作。

基础设施创新的价值=相关下游产业链价值之和+催生的新产业价值之和+新产业与旧产业发生碰撞之和。

马斯克的太阳能+电池+自动驾驶+太空旅行技术,首先改变了现有的能源和出行行业,其次,他超越了地球和人类的范畴,将来会开拓一个新的太空殖民的市场,而在这个市场发展壮大之后,地球上所有的旧产业,都会在太空中进行重塑,重塑之后的新的产业,既能满足地球人的需要,也能满足外星殖民地甚至外星人的需要,谁知道呢?

参考书目:

《创新者的窘境》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